汽车导购网
推荐: 前面325后面320,W21Tims天好中国三季度财报:王者归来全新一代普拉多将于明纯电/插混都有12.58万起以“三量法”助推共同富裕

欧洲议会通过新电池法,中国企业出海需要注意什么?

时间:2023-06-20 08:17  来源:盖世汽车  编辑:文辉   阅读量:14031   

6月14日,欧洲全体议会以587票赞成,9票反对,20票弃权投票通过了欧盟新电池法规。按照正常立法流程,该法规将在欧洲公告上发布,并在20日后生效。

据悉,2022年12月9日,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就欧盟新电池法规提案达成临时政治协议,该项法规将替代原有的电池指令。该项立法将是首个针对电池全生命周期阶段进行规范的法律文件。

具体来看:

提供电池碳足迹声明和标签:新电池法要求,容量超过2kWh的可充电工业电池、LMT电池和EV电池,必须提供碳足迹声明和标签。企业需根据相关标准收集并计算每一个生命周期阶段的碳排放数据,包括上游原材料、产品生产、运输、报废和回收。

设定最低回收率及材料回收目标:便携式电池的回收目标到2023年达到45%,到2027年达到63%,到2030年达到73%;对于轻型交通工具电池,目标在2028年达到51%,在2031年达到61%;锂电池材料分别为到2027年50%,2031年80%;自法案生效后的8年起,新电池中包含回收的钴含量为16%,铅的含量85% ,锂的含量6%, 镍的含量6%;法案自生效后13年起,新电池中包含回收的钴含量为26%、铅的含量85%、锂的含量为12%、镍的含量为15%。

在全球电池新能源产业发展赛道,中国因具备成熟的产业链,已经取得突出成就,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。

研究机构EVTank数据显示,2022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.4万辆,在全球的比重增长至63.6%;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660.8GWh,同比增长97.7%,在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的占比达到69.0%。

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较大的份额,可以预见,一旦新电池法生效,中国电池制造商若要在欧洲市场销售电池,将受到更严格的环境和尽职调查要求。

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,今年一季度,中国锂电池出口额排名前五的国家依次是美国、德国、韩国、荷兰和越南,占总出口额的62.6%。其中,中国出口至德国和荷兰两个欧洲国家的总金额为272.97亿元,超过了出口至美国的224.7亿元,欧洲俨然成为中国电池产品出口的主要战场。

来自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,1-5月,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电池累计出口达45.9GWh。其中三元电池累计出口32.8GWh,占总出口71.4%;磷酸铁锂电池累计出口13.0GWh,占总出口28.4%。

根据研究机构SNE统计,过去四年中国在欧洲的动力电池装机占比持续提升,2019-2022年分别为11.8%、16.8%、22.6%、34%,中国动力电池在欧洲市场份额正进一步上升。

SNE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1-4月,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182.5GWh,同比增长49%。从公布的1-4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 10企业来看,中国企业已然占据六席,总市占率高达62.3%。

SNE分析,2023年,中国企业有望进军美国、欧洲等海外市场,为国内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增速逐渐放缓做准备。其中,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政治问题比美国少,作为寻求电池供应链多元化的战略点而备受关注。未来,随着中国企业正式进入欧洲市场,磷酸铁锂电池在欧洲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
电池网注意到,今年2月14日,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以340票赞成,279票反对和21票弃权,通过了欧委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的《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》。这意味着欧洲将在2035年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。

欧盟主要成员中,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均是汽车生产大国。业内人士指出,该协议将为欧洲汽车制造商提供一个明确的时间表,将生产转向零排放电动汽车,并刺激投资以应对来自中国和美国电动汽车厂商的竞争。

海外建厂方面,据电池网6月初不完全统计,目前,我国锂电池企业海外建厂数量已达28家,其中,20个工厂公布了规划产能,总计超过506.5GWh。随着电池企业海外工厂的落地,也将吸引材料及设备厂商跟随建厂。从出海目的地来看,多为欧洲、东南亚、北美等地。

在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看来,国内电池厂海外建厂速度目前相对于日韩,特别是韩系企业速度要慢,但未来随着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容,国内企业出海速度肯定会加快。

于清教指出,不管是出口还是海外建厂,地缘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,关税壁垒高,运力紧张等困难有待克服。此外,还可能面对用工与用能成本、本地化供应链、基础设施建设、专利纠纷、企业文化与人才管理、社会治安等挑战。

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研报称,为充分分享海外市场红利,中国电池厂商纷纷选择出海建厂,并且欧洲新电池法案通过,国内企业优势突出。新能源车产业链回暖迹象明显,上游原材料碳酸锂价格触底反弹已佐证。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