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导购网
推荐: 前面325后面320,W21Tims天好中国三季度财报:王者归来全新一代普拉多将于明纯电/插混都有12.58万起以“三量法”助推共同富裕

41万的起亚肯定没人买,那15万的呢?

时间:2023-10-08 06:36  来源:易车网  编辑:顾晓芸   阅读量:18367   

同样是韩系品牌,现代与起亚似乎各自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线。

在成都车展上,预售25.98万元的伊兰特N,让国内一众性能车粉丝见识了一把韩国品牌的“狠劲”,然而在现代已经摆出了极具诚意的低姿态来面对中国市场的情况下,同集团旗下的起亚,却似乎有另外的想法。

起亚旗下纯电动SUV——EV6正式上市,新车售价区间为28.28-41.98万元,着实是把大家吓了一跳。

作为目前起亚品牌在海外市场销量最火爆的纯电动车型,EV6的定位为紧凑型跨界SUV。在外观上,EV6延续了起亚所谓的“Opposites United”设计理念,整车呈现出了非常强烈的未来感。

低矮的车头让EV6的正面看起来没有一丝SUV的感觉,相反,下方造型激进的包围,反倒是让它像一台运动型的小钢炮。

在侧面,车身侧裙的饰条在后半部分突然上扬,与尾灯形成一种相连的既视感。抛开售价与品牌不谈,不得不说这种如此个性化的处理,在如今千篇一律的新能源车市场上确实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。

不过,起亚EV6整车最具个性的地方,还是要数它的车尾。

首先,作为一台跨界SUV,EV6采用了非常激进的溜背式设计,几乎贯穿整个车尾的弧形尾灯组极其抢眼,外加明显翘起的鸭尾,造就了整个几乎是整个车展最具有辨识度的车尾。

在尺寸上,虽然起亚EV的整体三围并不突出,整车长宽高分别为4695/1890/1575mm,不过得益于纯电平台的应用,EV6的轴距却达到了整整2900mm,因此后排空间的表现在紧凑型SUV中的表现必然是无需担心的。

至于动力方面,作为一款在海外市场瞄准特斯拉Model Y打的车型,起亚EV6在车型配置上也与Model Y无比相似。首先是最入门的单电机车型GT-Line,采用的是一台最大功率228马力的电机,驱动后轮并能在7.3秒内完成0-100km/h加速。

往上的则是GT-Line eAWD车型,顾名思义就是在GT-Line的基础上加入四轮驱动,系统总功率也达到了325马力,0-100km/h加速也能做到5.2秒。至于最顶配的GT车型,则是在四驱车型的基础上换用更大功率的前后电机,最大功率做到了585马力,零百加速时间也仅需3.5秒。

至于续航方面,不管是哪个版本的车型搭载都是一款最大容量为76.4kWh的三元锂电池,根据动力版本的不同,CLTC工况续航里程分别为671km、638km以及555km。

根据海外用户的反馈,起亚EV6的口碑是非常不错的,甚至有不少人都将其视作特斯拉的最佳替代车型,但是碍于进口身份,在进入中国市场以后,EV6在定价上可谓是毫无优势可言,在Model Y目前仅需26.39-34.99万元,且还有众多极具吸引力的新势力车型可选的情况下,既无品牌优势也无价格优势的起亚EV6,想要延续在海外市场强势表现的机会几乎为零。

然而,大家千万别以为起亚就是在破罐子破摔了,因为在车展上他们还带来了另一款产品——起亚EV5。

定位为纯电动中型SUV的EV5,虽然在车型尺寸上比起EV6要大不少,但是从车型序号就能看出实际上EV5的定位是要低于EV6的,而体现在定价上,EV5的预售价仅为15.98-22.98万元,比起EV6足足要低了12万。

在设计上,虽然身上的韩国味依旧浓烈,但是EV5明显要比EV6更偏向于主流审美。方正的轮廓以及更传统的SUV造型预示着它瞄准的就是主流家用市场。

在尺寸上,虽然起亚官方给EV5的定位是中型SUV,但是实际上除了车身高度以外它的尺寸与轴距都还不如EV6,长宽高分别为4615/1875/1715mm,轴距为2750mm。

哪怕是拥有保守的车身造型,但是EV5的一些细节处理对于主流审美而言依旧是一个不小的挑战,除了各种凹造型的肌肉线条以外,前后的贯穿式灯组也是整车设计上最抢人眼球的地方。

在动力上,根据目前了解到的信息,EV5将会采用前轮单电机的布局,电机最大功率218马力,最大扭矩310牛米,电池部分采用的则是来自于比亚迪的弗迪磷酸铁锂电池。

无论是从平台还是机械配置上,毫无疑问EV5与EV6都不是一个级别的产品,这也是为什么这两款同品牌相近尺寸的车型,在定价上的差距能有那么大,这绝不是“国产”与“进口”的差别那么简单。

在EV5与EV6这两款车型上,我仿佛看到了目前合资品牌目前在中国市场的一大困境。在前期布局不力,丢失新能源赛道先发优势的情况下,哪怕在后期通过发力产出一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,也很难与已经站稳脚跟的新势力以及自主品牌们抗衡了。

外加电动化时代的降临极大地抹平了品牌之间在机械素质、驾驶体验上的参差,在价格、品牌形象、智能化乃至是造型上都没有优势的合资品牌,确实很难再打动到中国消费者了。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